你的瀏覽器禁用了JavaScript, 請開啟后刷新瀏覽器獲得更好的體驗!
輸入關鍵字進行搜索
搜索:
沒有找到相關結果
匿名用戶
贊同來自: 知心
贊同來自:
專而不渣 - 嚕啦啦啦
參與討論請先登錄或注冊
最靈繁的人也看不見自己的背脊
5 個回復
匿名用戶
贊同來自: 知心
在攢首付:看著別人都買房子,我什么時候才能有套自己的房子啊~(ˉ﹃ˉ)
剛買房:終于買房了,好開心~Y(^_^)Y
買了一段時間:每個月要還房貸好辛苦,但總算有自己的家了,痛并快樂著吧!^_^o~ 努力!
買了很長時間:還房貸都已經要崩潰了,這輩子最后悔的事就是做房奴!坑爹呢摔!ψ(╰_╯)
剛還完了房貸:(看看那些正租房的朋友,在看看蹭蹭飛漲的房價)我這輩子最英明的決定就是咬牙堅持供下了這套房子!( ̄︶ ̄)↗ 漲最形象的內心寫照~請怒贊!
?
匿名用戶
贊同來自:
現在每個月的月供比租金都低,下樓就是地鐵。
當時買第一套房的時候很窮,父母還幫忙了幾萬塊錢?,F在回頭看,只怨自己膽子太小。其實當中還有機會買第二套投資,但是沒魄力。
從這件事得出最大的結論——一定要獨立思考,不要相信ZF,老老實實信ZF的都被坑死了。
10年我弟剛到北京工作,有戶口,但他年薪不到6w,我極力讓父母在老家賣了小鎮上的商鋪,湊了60w首付,給他也買了南五環地鐵邊上100平的房,當時我父母都特別不愿意,我明確跟他們說北京的房升值比四五線城市快n倍……現在弟弟的房也漲了一百一十萬,抵他N年的工資,他錢不夠我就借他還月供。
綜合來說,近十年的中國房價發展史就是信zf的被不斷侮辱和蹂躪,知道他們本質的不斷應證對zf最惡意的揣測的過程。
未來二十年,我繼續賭:老爺們只會繼續從他們的利益出發搞一切動作,我等屌絲只能靠自己,比如,醫療,失業,養老,他們喊的多兇不重要,手底上在干什么才重要。
補充:
我非常好的高中哥們兒,被培養的根紅苗正,一直相信ZF,一直指望房價降下來;上個月,終于抗不住了,在深圳買了100平的房,總價400w,多年的職場積蓄全部投上,還到處借錢湊首付,早勸他買,他說溫總理承諾房價xxx會降。。。。。。。
最近房價大漲,這個回答下面莫名其妙又這多點贊和評論,好吧,繼續更新兩句后續進展:
深圳買房的哥們兒,房子在香蜜湖,當年總價400萬,現在了解深圳行情的應該知道,值1000萬左右了。
我本人在北京,上周賣了103平米的房,加了80萬,換了156平米的房。愛漲漲,愛跌跌,反正我在乎自己住的舒服。。。。。。??吹缴虾7績r一天漲100萬、北京一天漲50萬的,但這些都跟我無關了。
匿名用戶
贊同來自:
我年收入加上公積金二十萬吧,靠自己是完全還不起房貸的,父母屬于收入較高的工薪階層,但是每月四萬的還貸壓力也是頗大的。真實的心理活動是覺得很虧欠父母,把二老的養老錢用來幫我買房,但是私心中卻又希望二老能晚點退休多還掉點貸款(父母今年五十一歲,分別在六十和五十五歲退休),能為我將來單獨還款時減輕點負擔。
目前單身,想找個家境尚可的對象幫忙負擔兩三百萬的房貸解決下父母的壓力,但卻又瞻前顧后害怕在房本上加個名字分上一半的權益,在考慮是不是就我們家獨立把房子供出來。也許我確實自私吧,但是畢竟上千萬的房子是我們一家三口窮盡這一輩子才能供出來的,牽涉的太多,確實不容有失。
在生活中不太敢花錢,因為家里只能勉強做到收支平衡,任何超額的消費都將打破這種平衡,唯一的盼頭就是等到拿到年終獎后能提前還款減輕大筆還款壓力。在相親的時候感覺自己更有了點底氣,但同時卻又會看不上家境一般的女生,自卑又自大吧,有時還挺鄙夷自己的
很多朋友擔心我們家還貸能力問題。因為剛剛貸款,同時是等本付息,所以現在還貸壓力大,明年就會好一點,現在維持日常開銷是能夠的,我本身消費欲不高,又是和父母住,因此一個月也就一兩千的開銷。以父母和我目前的收入水平預計可以在我父親退休前,也就是九年后還清。家里在奉賢和仁恒濱江旁邊還有兩套出租的老房子,如果遇到突發性事件的話也不會太被動。我的內疚點主要在于父母將養老錢全部扔在我這套房子上了,我媽是企業員工,因此退休金會比較低,未來如果遇到急用錢的時候會比較被動。將二老的退休保障給剝奪了感覺很虧欠。如果有妹子能分擔部分貸款的話父母就能積攢更多的錢用來養老以及享受生活了。當然了,我肯定會在房產證上加名字的。
這套房雖然相較一年前漲了300多萬,但是綜合考慮了地段,房型,學區,性價比,還貸能力之后還是買了,因為是剛需,為了以后我的婚房以及孩子的就學而買的,不屬于搏命賭一把的范疇。同時,首付的這筆錢如果放在銀行里面買理財也沒有太多投資價值,與其坐等貶值,還不如充分利用起來買套剛需的房子。買這房子我是一點也不后悔的。當然了,也歡迎知友提出其他看法。
房子對于我擇偶觀的影響大家感覺是負面的,我自我剖析了一下,認為主要是有兩點,一是目前我確實沒有很心儀的女生,因此在擇偶方面考慮得非?,F實,同時也完全忽略了感情的因素。二是周圍有過不少負面的真人真事,例如一位男同事剛付了一套房的首付就收到了各種暗送秋波,另一位男同事在黃浦區剛買了一套一千多萬的房子后就順利追到了整個單位最漂亮的妹子,一位身材相貌學歷性格俱佳的女同事告訴我只找有房且無貸款的男人結婚等等,這里面有多少是真愛又有多少是沖著房子去的我是真的不知道。因此相親時對家境一般的妹子會下意識的有防備之心,結果自然是沒有了下文。我之所以有我家單獨還房貸,不加女方名字的考慮主要是基于我朋友的一個真實故事。他是河北人,娶了一位北京的本地妹子,兩年前他父母在他婚前賣了在河北的自住房,湊了三百萬給他在北京買婚房,由于他無北京戶口所以房子只寫了他老婆的名字。今年他們兩個離婚了,房子法理上屬于女方的,他父母還在河北租房住。雖然哪怕我離婚后我父母也不會這么慘,但是自私點考慮還是得給自家留點余地吧。
?
匿名用戶
贊同來自:
我和老公都是來自農村,學歷是二流大學學歷。
老公做兩份工作,早出晚歸,周末不休息。
我的工作:照顧家里,接送小女兒讀書,兼職代購。(大女兒自己上下學,沒人看管)
全家一年的收入不到30萬(能力有限,收入不高)
膝下有兩女,大女兒10歲,小女兒6歲。
每年的開支明細:
房貸9.6萬
水電物業費:1萬
養車費:1.5萬
公公婆婆生活費:2.4萬
自己父母生活費:1.2萬
大女兒(深圳讀書)所有費用粗略統計:1.5萬(包括鋼琴費一年0.8萬)
小女兒(香港讀書)所有費用粗略統計:1.5萬
全家生活基本開支:6萬(已經很拮據了)
人情來往以及往返老家開支等等:1.5萬
總共:26萬左右
這個數目和我們全家一年的收入持平。
多次想放棄深圳回老家,可是小女兒在香港讀書.....(小女是香港出生)
公公婆婆這幾年和我們關系很差,僅僅是因為沒有給他們生個孫子。
我不想在這里去談自己的內心有多么難受,總之一句話:“苦!想逃離深圳!”
留不下的城市,回不去的農村!
?
專而不渣 - 嚕啦啦啦
贊同來自:
先說結論,心態上,會有一些壓力,但并不很嚴重。
沒有壓力,不是因為很有錢(實際是很一般),而是做了充分的信息收集、分析、理智消費,承擔合理的風險和壓力。
當你都想清楚了,目光就不猶豫了,內心就不彷徨了,雖然是數百萬貸款,也能相對從容面對。(借款前和貸款第一年還是心理壓力頗大的)
我想說以下5點。
1 房子不是生活中最重要的回復
比起大學畢業前四處求職、思考哪里更適合自己,比起工作不順心、想要找到更滿意的東家,買房還貸款并不是太讓人鬧心的事情,比起年到三十、人生剛往什么方向去走,什么是自己真的想做的事情。
求職、跳槽、人生方向,這些事情,在我看來,意義重大,事關個人志趣、抱負、價值實現。
而房子,可以買也可以暫時不買,可以買好的也可以買差一些的。又沒人真拿刀逼我。
我不覺得房子是那么重要的事情,年輕人的心胸和格局可以大一點。
雞湯來了:好像很多雞湯文里提過,那些什么馬云啊,李嘉誠啊,馬化騰啊,年輕的時候都不富裕哦。我猜他們沒有天天發愁思考如何買房,而是在想一些更有價值的事情。
2 壓力和價值,同在
很多人看待千金一擲,在上海買房,背上數百萬貸款,就看到壓力和困擾。
壓力有沒有?有。但我還看到我拿到了價值不菲的不動產。
你想不加代價、輕松拿到高價值的東西?這不是有病嘛。作為魔都的外來移民,我客觀承認在這里擁有房產,本質上是一個相對稀缺的資源,為之付高價、背上長久的壓力,是一場公平交易。
如果不想要壓力,就租房子。也好。
但千萬別想不開,左右手互搏,沒事再罵一下政府和社會,向身邊人發泄情緒,批評除了自己以外的幾乎各個方面。這就沒意思了。
(08-10年的時候我也曾經覺得房地產很不健康,不合理,期待它合理。后來我檢討自己,與其說我是期待一個明顯不受我控制的事物合理,不如說我是幻想事情如我意。
這毫無意義。
判斷你是不是和我當初一樣“庸人自擾”的基本方式,不是看你對待自己的態度,而是對待別人的態度。會指責別人亂買房、炒房,嘲笑別人買錯房,詛咒別人會虧本的,可能就是當局者迷了。)
3 房子是7分投資,3分消費品
也許7分,已經是保守的估計。
有兩派觀點:一個說房子是用來住的,是消費品,我認為這是不顧常識。哪有消費品會漲價的?你今天買到德國名車BMW,到手它就8折了。
一個說房子是純投資。這也不全對。畢竟房子會折舊、越用越舊、會不斷消耗。
但是總體來看,房子投資屬性是很強的。
(因為在廣州生活了數年,買賣過一次房產,在自己家鄉小城市也買賣過一次,實踐和觀察讓我終于領悟了這些樸素的道理。)
既然有強投資屬性,而且我作為魔都常住居民,我有消費的需求,而且這筆錢太大了,對我來說太重要,所以最好的態度,就是努力學習、了解房地產行業。
你越了解一個行業,你就越有可能作出相對明智的選擇。這是基本的哲學。否則容易陷入個體化和情緒化的胡說八道。
有一種觀點:首套房是自住需求,是剛需,不是投資,不管高低,有需求就買——這種話是房地產公司和媒體編出來忽悠大家的段子。聽起來邏輯就不嚴密,你不覺得嗎?事實上,他們是在勸你,買一個價值數百萬的商品,而不必過腦子多考慮。
在魔都,如果真的只是為了解決自住,你可以租房嘛?!皠傂琛边@詞,其實是一種天朝特色。
我又要引用任志強老師的話了,“房產”不是“剛需”,“居住”才是“剛需”。
4 幾個基本觀點
上海的房地產,站在全球來看,是非常有價值和潛力的。(超級人口,人口和資本持續流入,地理條件,近現代人文經濟底蘊,長三角的整體繁榮支撐)
幾年前我就發現,比起巴黎、東京、香港、倫敦、孟買,上海的房價其實還是很低的。什么,你不知道這些城市的價格?那你應該知道,如果你在考慮一線城市的房子。(上海嚴格的限購、金融、戶口政策阻礙了這個城市房產價值的正常表達)
中國人均收入不高。但是在上海的富有人群比例很高。任志強先生說過:一線城市商品房本來就是天生的奢侈品,它不是給所有人買的。
這句話很現實,但我翻譯一下給你聽:參加選美大會的姑娘們,都很漂亮,但她們只會跟有錢男人上床。
你這樣聽,是不是就習慣了?
你看,我就沒有約會過美麗的模特姑娘。
我不是王思聰,我得接受這個社會的現實。
房價有沒有可能跌落?
絕對有可能調整。我從不相信只上不下的數據。但是,長遠來看,上海的房價應該不會輸給東京,洛杉磯,應該貴過巴黎,臺北。所以,如果入市價格不要太高,不是借高利貸進來,風險沒那么大。
現在上海已經很貴了,貴過東京,和紐約大概不相上下了。風險比三年前,相對大了不少。
5 結合個人實際
會考慮好幾個問題。
首先,付首付的能力。不建議在常規房貸外,加杠桿。這樣風險會擴大。
其次,評估自己收入的穩定性和成長力。如果有信心穩定而持續看漲,那么你買的起房,就基本養的起。
第三,開支預估。家里會不會因為老人、孩子之類的事情,在未來增加大量的開支。
第四,評估一下房價趨勢。如果很樂觀,投資可以積極一些。悲觀就要很保守的去花這個錢。
第五,經濟能力不強,對大額負債有擔心的朋友,買房記得一個原則:寧要市區老破小,不要郊區新三房。萬一天有不測風云,市區的房子,脫手變現要容易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