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瀏覽器禁用了JavaScript, 請開啟后刷新瀏覽器獲得更好的體驗!
輸入關鍵字進行搜索
搜索:
沒有找到相關結果
瓶子
贊同來自: 源小米
匿名用戶
抱著熊掌的魚 - 以前的太不成熟,造成今天的一切結果。
贊同來自:
源小米 - 我只想要一輛寶馬X3
參與討論請先登錄或注冊
7 個回復
瓶子
贊同來自: 源小米
匿名用戶
贊同來自: 源小米
-----------------------------我是分割線------------------------------
有很多同學關心這個問題,實話說,京東工作待遇如何,如何,如何 兩個字包含的內容簡直了
五味雜陳。鍍金除外,我不認為京東是一家值得去的公司。
這是流傳出來的一份薪資表,但據我所知,有很多老同事實際比這要低20%左右,京東現在職級應該還有個P序列,M、T、P三類,沒猜錯的話P序比T還低。一般是13薪,看領導評分,我那會兒在京東評分多是1.2,也就是13.2薪吧
選擇一份工作本不該以薪水定高低,但一般來說,薪水太低的崗位工作重復簡單且沒有前途,起點過低也限制了你未來的發展。
很多朋友想問offer選擇,但這是一個受個人狀況影響極大的問題,真的難以幫大家作出判斷,曾經聽一位前輩名言:往錢多的地方去
匿名用戶
贊同來自: 源小米
雖然在職業生涯中JD兩年算最短的,但是我印象最深刻的公司,分以下來說吧:
1:工作環境
這是入職一家新公司的第一印象,本人在區域分公司和總部都工作過,總部當時還在北辰,總的來說辦公環境還是可以得,人均辦公面積大概有個3-4平米,但很多總監級別都在大廳辦公,這樣挺好的,不會有種高高在上的風格,搬到亦莊后就不知道了。年輕人很多,絕大部分都是85后,還有很多90的,還是蠻有活力的。
2:待遇和工作強度
和BAT比,待遇肯定沒得比,在電商行業內只能算一般的,KPI考核經常變,尤其是業務體系,而且有些P3甚至不如P2工資高,P3到手一個月10000的也有,P2到手的15000的也有,都是績效100%的情況下,我不知道這怎么算出來的,不過總的來說大部分P3拿到手的有15000-20000之間,能拿120%績效的算少數,新人剛進去有一個季度的績效保護期,可以拿100%,后面全靠自己了。加班是常態,晚上9點前走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要偷偷摸摸的。如果是P序列的同學,你進來后發現會被日會,周會,月會,季度會,半年會等折磨,白天見客戶,晚上開會,半夜寫PPT是常態,要想業績好,就必須手里有資源,否則啥也干不成,部門之間就是利益的博弈,不要以為大家都是一家公司的就怎么怎么樣。年終獎有大禮包去分,但是有多少,不同部門不一樣,怎么算的鬼才知道?,F在好像集團不招國內管培生,最早的管培生有混到副總裁的,混的差的還是也有,全看個人和機遇了,不過管培進去都是M1吧好像??偟膩碚f,JD算個屌絲公司,管培進去分到倉儲物流,往上發展空間還是蠻大的,容易出成績,分到職能和后端部門基本混日子吧。最后說下大家都關心的股票,好像08年后入職的基本沒有吧,高級總監可能會分點,以前分的股票現在也都陸續可以套現了,很多工作十年的元老員工,最近幾年都鳥槍換炮了,全款在北京上海廣州買房買跑車的不在少數,至少我這個部門是這樣。好像聽說最近又在分股票了,不過屬于雨露均沾型的,500和1000股為一個單位吧,年后已經在陸續發了。
3:工作內容
等級森嚴,派系眾多,流程繁瑣,各部門利益糾纏不清,小心小人和法務風控,我只能說這么多了,哈哈!很多總監,所在部門沒什么業績,還能做個3,4年,這點始終無法理解,總的一句話,在JD會做人比會做事重要的多。
4:職業規劃
總監和以上級別基本是空降過來的,想靠自己往上升很難,而且現在人越來越多了,以前公司規模小,發展空間還大點。無論什么崗位,你會發現在JD其實什么都要做,那些業內各種高大上的東西是老劉去關注的,每周和我開會的副總裁,會議主題還是圍繞著,哪哪哪配送又不及時啦,哪哪哪倉庫又漏水啦,哪哪哪又被風控法務揪住辮子啦,什么SKU退貨率太高啦,絕對屌絲話題。
總結下:JD能在短短時間內發展到這個規??隙ㄊ莻€優秀的公司,去了JD后出來你會發現身價大漲,很多公司搶著要,至少我很多JD離職同事都是這樣,出來創業的不是很多。
抱著熊掌的魚 - 以前的太不成熟,造成今天的一切結果。
贊同來自: 源小米
在北京總部的研發體系最低有8K,采銷體系的經理(是真的經理,有的部門有采購經理,實際是助理角色,不算經理)1.1K左右,助理5K左右。運營部門的集團的主管薪酬在6K左右。職能部門的不清楚,不敢下妄言。
區域就差別大啦,倉儲人員非生產崗位3K左右,生產崗位(揀貨)要看揀貨的數量,一般能拿到5K左右。配送的生產崗位(實際送貨)一般6K,不過貌似現在人多了單相對分到的少了,現在拿不到這么多了。
這里要說一下京東的薪酬體系,絕對是逼著你打雞血。采銷人員60%基本工資,40%績效。如果當月預算達成每到80%,績效工資0元。也就是月薪1W的人一個月沒做好就刷刷刷變6K了。也正是不過也正是這樣KPI為導向的薪酬結構支持著京東一路高速發展走到了今天。(被京東吃掉的易迅薪酬結構就特別的大鍋飯)
匿名用戶
贊同來自:
文化方面。
文化上,京東不是一家互聯網公司,而更像是一家傳統的零售行業公司(和國美蘇寧類似)。上下班打卡(天天有人為了坐滿 8 小時下班耗著不走),電腦不能讀取 U 盤,不能上 QQ,微信,公司等級關系比較明顯。
大家都很“喜歡”加班,準點下班會被異樣的目光注視.....除此之外,京東的氛圍很奇怪,同事之間交流非常之少,互相之間感情很淡薄,大家天天就是悶著頭坐在自己座位上,即使同一個部門,說件事都會優先選擇咚咚發消息而不是當面直接溝通。
公司提倡的是“狼性文化”,不少部門的領導最喜歡干的事就是下班時間布置任務、周末組織開會。比較出名的宣傳狼性文化公司有百度、華為,這些公司你懂得?!澳切┖爸切缘墓?,其實最缺的反而是人性”,這句話說得太對了。
管理方面
別的地方不知道,區域分公司職能部門可以用混亂來形容。
1、職責分工不明確。同一件事情,好像不同部門的幾個人負責都可以,但是每個人都要摻和一手,導致重復工作極多,效率低下;
2、不明所以的會議。經常是無會議主持,開著開著就跑偏聊各種雞毛蒜皮的事情了,會議一般都要持續好幾個小時,開完會也沒有任何結論,更別提什么事情落實到什么人什么時間點完成了;
3、試圖靠嚴刑峻法彌補落后的管理。動不動就聽到如下事例:某個員工因為玩手機多被開除、早上上班打卡后再去吃早餐被開除、喝了供應商一瓶水被開除,感覺要讓你滾蛋就是分分鐘的事情。而實際上工作中的各種不規范和漏洞,我只能說呵呵。
4、人員良莠不齊?,F階段公司可以用“饑渴”來形容,天天在招人,招來的人也是什么類型都有,但有個共同點就是都沒有電商或者互聯網背景,幾大來源是快消、零售行業和校招。公司員工能力和職級不匹配現象很普遍,在這里很容易讓你懷疑自己的價值。
5、腦殘的規定。來京東,可以幫你戒了朋友圈,相信京東內部的都知道原因。公司要求每天在朋友圈轉發公司促銷商品信息,導致一打開朋友圈,全TM是廣告,連個正常消息都難看到。當然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很多人都是建個京東分組,每天定向發廣告到這個分組里面給領導看。公司還給每個人分配一個二維碼,有通過這個二維碼每天被掃描和下單的量的排名,導致每天都要找別人掃描自己的二維碼,搞的天天就像是賣安利的一樣。如同去沃爾瑪購物和在沃爾瑪當收銀員是完全不同的感受一樣,外面和里面的人看京東完全是兩種不同的感覺。入職之前十分期待,入職之后特別失望,離職后非常開心,這就是進京東到離開時的感情變化。
像沃爾瑪,大家進去購購物就好,不必非要去體驗一下收銀員的生活。
匿名用戶
贊同來自:
源小米 - 我只想要一輛寶馬X3
贊同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