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瀏覽器禁用了JavaScript, 請開啟后刷新瀏覽器獲得更好的體驗!
輸入關鍵字進行搜索
搜索:
沒有找到相關結果
葉說 - 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
贊同來自: 草莓奶昔
草莓奶昔 - 最靈繁的人也看不見自己的背脊
贊同來自:
匿名用戶
參與討論請先登錄或注冊
我生起氣來連自己都怕
3 個回復
葉說 - 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
贊同來自: 草莓奶昔
首先是陌生人社交這個平臺用戶魚龍混雜(老實說我認為質量不高),而且特別容易就走彎路,直接變成約x社交了,而假設你要做的是分析心理問題,傾訴這類比較科學高端的社交,那對用戶質量的要求可能需要挺高的。唯一我暫時能想到的就是付費傾訴社交了,但是這不就變成分答了么。。
然后我覺得用戶在陌生人社交搭訕到好友后,一般好像都會轉移到微信或者QQ這類日常的聊天軟件,很難保持用戶黏性。。
我可以以我的親身例子談談為啥我覺得基于興趣點的陌生人社交有戲。
例如網易云音樂,我就在上面交過5個現在還保持著聯系的陌生人好友。
1、首先是評論區,有時可能真的會很有共鳴,或者很能刺激傾訴欲。
2、然后就是有時別人看見你的網易云動態,也許會感興趣內容或者是歌曲然后就找你私信,這樣比較容易聊起來。
3、或者你們兩個的聽歌品味幾乎一致,這樣很有共同話題。
個人感覺陌生人社交最基本的需求就是:想尋找志同道合的人。那么基于興趣點建立的陌生人社交會一定程度上增加找到志同道合的人的幾率。。
總結:我覺得現在的人的傾訴欲還是很強的,而且陌生人很多事都可以說得開。但是真的要去實踐起來有點困難。由于是小白,有哪里說得不對的,歡迎指教。。
草莓奶昔 - 最靈繁的人也看不見自己的背脊
贊同來自:
2、另外,這種負面壓力的傾訴肯定是針對陌生人了,而陌生人社交想做成功難度很大,像陌陌之類的最開始都是打著約P神器的噱頭在玩陌生人社交,后來這種產品上充斥著各種托兒(不是說官方的那種,有研究過的就知道),而陌陌轉型做直播,實際上是開始輕陌生人社交核心產品產品定位的一種舉措。
所有要解決的問題有兩點,一是雙邊受眾用戶的獲取,以及如何抓住產品長遠發展的模式,如果可以解決這兩個問題,市場是絕對存在的。
匿名用戶
贊同來自:
陌生人聊天,傾訴?市面上做電話社交的包括陪我、比鄰和自家之前的產品打的都是這個點。只不過在聊天方式上更突出電話的親切和專注感。
那時候正好關注到松果傾訴這種主打心理咨詢師的app,有次還特意去問了大Boss:壹心理做過心理師電話咨詢,然后那個融資不久的簡單心理也做了這塊的業務,包括現在的松果傾訴,從下載量看還不錯,這是不是說明這塊主打心理咨詢的陌生人交流市場其實挺大的?
然后,嗯,我被當場打臉了。
Boss給的反對意見大概有這樣幾個。
1.中國心理咨詢的國情不同于國外,國外很重視,而且心理咨詢發展歷史悠久,包括各類心理學流派,而國內的心理咨詢包括各種心理咨詢師都是傳承和借鑒國外,國內的心理學一直處于科普階段,這些年稍微還出現的多了點。不管是國情還是從來看,國內的心理學市場,可能依然需要長時間的被教育和培養。
簡單來說,大家有這個需求,但是愿意花這個錢的人不多。一個鐘頭4、500元的專業心理咨詢,平常人受得了幾次?一個鐘頭幾十塊便宜的,對方是否專業這個事你放心?你的心理煩惱和問題真的有有效解決的可能性?
2.壹心理從11年發展到現在,5年多了,算是國內最大的心理科普網站,你覺得它發展得咋樣?
后來我一查融資情況:果然壹心理雖然是行業NO.1,但5年多也就融了2輪資,最近一次還是A+輪。
3.陌生人語音聊天這塊本來是有比較大的市場空間的。要不然,你覺得像我們這種同類型的App,市面隨便一搜十幾個,而且大部分都有自我造血能力,小部分還過得算滋潤,那像松果傾訴這種app,你能再多找出幾個么?主打心理咨詢師,那就是再細分需求和人群了?那你覺得這個市場有多大?
有時候事情就是這樣,當你在行業門外時,總覺得這特么是剛需,市場和需求人群巨大,能賺大錢,而一旦你進入這個行業后,你才開始略懂一點,當然這個略懂背后可能還有無數個血淚坑。
就像我沒有接觸到語音社交這塊前,我根本不知道聊騷是個什么鬼,接觸后才知道,自己發現了更大的世界。